一、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勞動關系終止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有幾種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08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戶口遷出房屋變空心房,拆遷補償比正常房屋低嗎
2020-11-13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