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協商支付經濟補償職工能否反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就經濟補償問題簽訂協議,并已按協議約定的數額領取經濟補償金,但事后反悔,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能否獲得支持應區別情況作出處理: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經濟補償達成協議,協議中約定的經濟補償金額低于法定標準的,原則上應認定無效,屬于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條款。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在法定期限內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的,應予支持,不得以雙方已達成協議,且實際履行為由,駁回勞動者的訴求。
2、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中已明確告知國家法律法規對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標準,勞動者明知協議所約定的補償金額與法定標準有出入仍自愿同意簽訂協議的,即使補償的標準及數額低于法律或法規規定,應當視為勞動者對自己權利的自行處分,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反悔的,應當駁回其訴求。
3、勞動者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對用人單位未依法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超過法定期限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喪失勝訴權,應駁回勞動者的請求。
勞動者從用人單位那里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稅,這要看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具體有多少。根據有關規定,超過一定的金額之后,那么對于超過的部分就需要承擔個稅。若是經濟補償金并沒有超過這個金額標準,則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假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假釋的考驗期多長
2021-02-26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土地出讓需要交哪些費
2021-01-26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按戶口算還是按面積算
2021-01-08拆遷房辦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2-26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房屋拆遷補償是按戶口分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