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解除勞動合同期間停繳社會保險怎么辦?
首先依據《勞動合同法》也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其次,依據《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由此可知,如果公司不給交社保,勞動者可以結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向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投訴
二、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在我國,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并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并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2018年9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各地一律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
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后,不僅需要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同時用人單位也是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那么勞動保險也是包括工商保險、養老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等,那么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出現了任何的意外情況后,也是可以通過工傷保險來索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戶口遷入多長時間可獲拆遷補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