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發他由于規定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相關事項。因此它是比較復雜的,對于很多勞動者們來說,他們其實并不能夠理解《勞動合同法》中所規定的一些具體內容。比如說勞動合同法97條的第三款。那么勞動合同法97條第三款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勞動合同法97條第三款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3款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46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勞動合同法》實施后,這一條款引發了人們不同程度的疑惑:計算經濟補償的具體法律政策依據是什么?經濟補償是不是應當分段計算?如果分段計算經濟補償,是僅僅分段計算經濟補償的年限,還是也應當對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進行分段計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們對這個條款存在一些疑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 《勞動合同法》實施后,關于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的規定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原因就在于《勞動合同法》與 《勞動法》中相關規定的不同。根據現有規定,解除或者終止 《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訂立的勞動合同,從橫向看,有的情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有的情形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從縱向看,有的情形依照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依照 《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則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關于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從 《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2項關于用人單位依照該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中可以看出, 《勞動合同法》并沒有規定勞動者一方主動提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是說,勞動者一方主動提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支付經濟補償沒有法律依據。而 《勞動法》第28條并沒有像 《勞動合同法》這樣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一方主動提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才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關于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是否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依照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但是 《勞動法》對于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并沒有作出規定。實踐當中,有的地方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多數地方并沒有這種規定。
二、其他規定
第三,關于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法》第47條細化了經濟補償的標準,并對高收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作了 “雙封頂”,即: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這里的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只是規定工作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的經濟補償,對于協商一致的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照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但除了經濟性裁員經濟補償不封頂之外,其他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不管勞動者的收入高低都有最多支付12個月經濟補償的封頂,同時規定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 《勞動合同法》新增加了兩項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即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勞動者 “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應當指出,實踐當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往往認識不一,容易產生勞動爭議。筆者認為,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應當按勞動者實際應當得到的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對于經濟補償金是否分段計算,筆者認為,應當是徹底地分段計算,即不僅工作年限要分段計算,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也要分段計算;分段計算的時間劃分是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月1日,前者是 《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計算經濟補償的時間段,后者是 《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后計算經濟補償的時間段;分段計算經濟補償的依據分別是 《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 《勞動合同法》及其配套規定。
需要明確的是我國《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三款所規定的內容是關于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之后,用人單位應當需要賠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其實在這里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于經濟補償的法律依據。
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勞動者請求雙倍工資有時效性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有贍養能力能否當貧困戶
2021-02-27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