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企業或是事業單位,在聘用勞動者后,需要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當然在勞動合同之中是可以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事項的,也可以約定在勞動者被解除后可以獲得怎樣的補償。一般來說,事業單位解聘補償金怎么算?
一、事業單位辭退的情形
被用人單位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分三種情況,
一是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無需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也無需支付經濟補償;
二是依《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6條的情形,,按第47條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向勞動者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三是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8、87條規定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是經濟補償的二倍。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范圍詳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用人單位還應向勞動者出具《勞動合同法》第50、89條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該證明的內容應符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的規定。
二、事業單位解聘補償金怎么算?
單位辭退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發給被辭退人員辭退費。辭退費由單位在其辦完有關手續后一次性發給,并將《辭退費發放證明》存入本人檔案。辭退費發放標準如下:
(一)工作一年以上不滿五年(含見習期)的,發給本人當年基本工資(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之和,護士加護齡津貼,中小學教師加教齡津貼,下同)總額的60%;
(二)工作五年至十年(含五年)的,發給本人當年基本工資總額的65%,
已實行待業保險的地方和部門,不發給辭退費,被辭退人員可按有關規定享受待業保險待遇。
并不是所有被事業單位辭退的職員都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金的,若是由于職員的失誤給單位造成了重大損失,或者是企業單位在一個月前即已通知辭退信息,是不用支付的。對于那些需要支付補償金的情形,事業單位解聘補償金怎么算?根據職員的工齡,按照一定的比例發放解聘補償金。
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同工同酬方面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合同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怎樣將事業單位改制為公司制企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0-11-17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