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當事人的《申訴書》,即填寫《立案審批表》報辦公室負責人審批。
(二)仲裁辦負責人須自填寫《立案審批表》之日起7日內(nèi)做受理與否的決定。
(三)決定不予受理的,須制作《不予受理決定書》,于決定之日起7日內(nèi)送達申訴人;決定受理的,應自決定作出之日起7日內(nèi)向申訴人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向被訴人送達《應訴通知書》及申訴書副本。
(四)立案后發(fā)現(xiàn)不符合受理條件的,仲裁委會告知申訴人撤訴;申訴人不撤訴的,仲裁委將作出裁決駁回其申訴。申訴人再次申訴且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立案后,申訴人下落不明的,按撤訴處理。
(五)關(guān)于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的范圍,請查閱國家欄目中的"勞動爭議"欄目。
(六)與仲裁庭審理的案件結(jié)果可能有利害關(guān)系的自然人或法人,當事人可請求仲裁委員會將其追加為第三人。仲裁委員會若決定追加第三人,應制作仲裁《決定書》,于決定作出之日起7日內(nèi)將《決定書》、《應訴通知書》及申訴書副本一并送達第三人。
(七)申訴人自接到《受理案件通知書》后5日內(nèi)預交案件處理費;被訴人自接到《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15日內(nèi)提交答辯書并于5日內(nèi)預交案件處理費。當事人為勞動者一方,交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應向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經(jīng)批準后可以緩交、減交或免交。當事人為用人單位一方的,不予減免。被訴人在答辯期滿不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的進行。
(八)仲裁庭確定開庭的時間是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的四日前向當事人發(fā)送《出庭通知書》。
(九)當事人應按時出庭。當事人經(jīng)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超過三十分鐘拒不到庭的,或未經(jīng)許可中途退庭的,對申訴人按撤訴處理;對被訴人作缺席仲裁。第三人拒不到庭的,不影響案件審理。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團強迫購物維權(quán)途徑有哪些
2021-03-11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jù)
2021-01-12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夫妻離異后房產(chǎn)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qū)?/p> 2020-11-28
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quán)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廠家倒閉車質(zhì)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法調(diào)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我國法律有規(guī)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農(nóng)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guān)嗎
2020-12-04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