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是怎樣進行的確定的
形成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的確定有以下幾點:
1、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律關系的關系
我們面對每一件勞動爭議個案,首先要審查是否是勞動爭議。勞動爭議又叫勞動糾紛,是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就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發生的爭議。界定勞動爭議必然要考察是否存在勞動法律關系,而勞動法律關系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我們實踐中應用的勞動關系、事實勞動關系,是一種狹義的概念,僅指勞動法調整的那部分勞動關系,即勞動法律關系。勞動關系屬于社會關系的一種,存在于不同的社會主體之間。勞動過程的實現以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為前提。勞動關系的建立須具備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分別屬于不同的社會主體的條件。勞動關系是生產資料支配者與勞動力所有者為實現勞動過程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勞動法律關系紛繁復雜,現階段我國勞動關系根據不同部門法律調整的主體范圍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五類,即勞動法律關系、雇傭勞動關系、公共事務勞動關系、農村集體勞動關系、強制勞動關系等。
2、區分勞動法律關系與其它勞動關系的難點
根據勞動法律關系與其它勞動關系的特征,在理論上對兩者加以區分并不難,但在實踐中面對個案做出正確的法律定性,換言之,哪一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調整,哪一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法調整,并非易事。我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二、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勞動報酬和受勞動保護 。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在當今這個社會,勞動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進入職場之后都需要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權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是怎樣進行確定的,以此熟悉有關的法律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職老板不讓走怎么辦
2021-02-24選學區房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20-12-01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