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公司之后還能入職嗎?
我國《勞動合同法》沒有對此作出限制性的規定,也不會作出這方面的規定——因為我國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是鼓勵充分就業。具體法條規定如下: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發生勞動爭議企業如何舉證
當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主要分為五種類型: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主動離職所發生的勞動糾紛;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所發生的待遇糾紛;
3、因用人單位給予職工行政警告、記過、留用察看、職工不服所引起的管理糾紛;
4、因履行勞動合同涉及合同效力的確認、合同的變更、履行、終止以及因對勞動合同的理解發生爭議或因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所發生的勞動合同糾紛;
5、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所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22日通過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如果在原公司離職之后想要回到原來的公司進行工作那么就需要和原來的公司重新簽署勞動合約,并且原公司會需要你提供現公司的離職證明,因為會涉及到相關的社會醫保和勞動法所規定的就職說明,而且沒有跟原來的單位解約的話,新公司是不會和員工簽署勞動合約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入職前需要提供工資條嗎?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1-02-10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