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用人單位規定員工遲到要罰多少錢、請假要罰多少錢等等。而許多勞動者都對這十分的不滿。那么,在法律上,用人單位究竟是否有處罰權呢?如果沒有,那實踐中,單位能扣員工工資的情形一般有哪些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介紹。
一、用人單位對員工有處罰權嗎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不受侵犯。罰款,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剝奪公民的財產權。因此,罰款屬于財產罰的范疇。依照《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公司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當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除非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
那么,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是否有法律授權呢?1982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企業的罰款權,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然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在2008年1月15日廢止。也就是說,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可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仍然在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且這種做法還被一些法律理論和實踐所接受。
二、單位能扣工資的情形有哪些
具體說來,無故克扣工資主要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沒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應有的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確有克扣工資的權利。比如,法律終究規定了以下幾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的工資:
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另外,如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亦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這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雖然在法定情形下用人單位扣減勞動者工資是合理的,但可惜,現實中不少用人單位卻以其他一些莫須有的理由扣減勞動者的工資,令勞動者利益無故受損。對于這種情況,建議您可以到相關的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責令支付全額工資,并有權隨時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獲取相應賠償。
勞務派遣中的工傷,用人單位如何承擔責任
哪些情形用人單位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錄用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違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沒有劃分責任,能不能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30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