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原公司不解除勞動關系就到市場當中去尋找新的工作的這種做法,其實就直接的彰顯出了該員工對于自己所從事的各種的勞動關系都是非常的不負責任的。就算是遇到了自己辭職公司堅持不同意的這種做法,也不能就破罐破摔的不解除勞動關系了。可能有些員工還會考慮原公司不解除勞動關系可否入職新公司的這個問題。
一、原公司不解除勞動關系可否入職新公司?
法律并不禁止雙重勞動關系,前提是原單位無異議,事先告知新單位知曉。否則,原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賠償損失。而新單位也會因為你隱瞞已有勞動關系構成欺詐主張合同無效,并要求賠償損失。
1、《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 17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時應查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以及其他能證明該職工與任何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方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91條: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6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總額的70%。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
(一)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原用單位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可以列新的用人單位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列勞動者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二、辭職有哪些注意事項?
1、辭職時間
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當然,如果雙方協商,公司同意您不提前30天通知的除外。
2、不辭而別需要承擔責任嗎
如果您因個人原因離職,但不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司法實踐中會被視為違法解除。依據勞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試用期的離職時間
勞動合同法規定,需提前3日通知。辭職者需注意: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法律未要求一定使用書面形式,但從舉證角度考慮,建議您不要偷懶,同樣使用書面形式通知。
4、提交辭職需注意的事項
(1)建議使用“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或“辭職通知書”,不宜使用“辭職申請書”。因勞動合同解除權系單方權利,無需申請。如果使用“申請書”,司法實踐中可能會被認為系您發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要約,協商解除需雙方意思一致方可達到目的。因此,為確保您辭職無礙,宜用“通知書”;
(2)辭職通知一定要公司簽收,您保留簽收的證據。如果您將辭職通知交給公司但未簽收,到時發生爭議時公司會反過來說您未通知即擅自離職,屬曠工行為,這樣將對您非常不利。
5、如何確保簽收
直接通過快遞郵寄上述文件,并保留好郵寄底單,同時根據郵寄單號打印郵寄送達的詳細單,一并作為證據保留好。
6、已依法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單位不同意辭職,如何解決
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通知的義務,則可離職。
(1)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可以解除合同。這種解除權是不附加條件的;
(2)根據勞動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員工應該做的是通過各種司法途徑,堅持要求公司跟自己正常的辦理好離職的手續,因為如果說自己不解除勞動關系就到新單位報到,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新的用人單位也會解聘自己的。而且跟原公司不解除勞動關系肯定工資是沒辦法正常結算的,所以這種做法是堅決不可取的。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