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即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勞動關系雙方的權益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但實踐中會有一些用人單位并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導致了勞動者在維權時因無法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而進退兩難。那標準勞動關系包括哪些因素?怎樣證明兩者之間的勞動關系?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標準勞動關系包括哪些因素?
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呢?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標準: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二、如何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
注意收集以下證據如果勞動者發現用人單位沒有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證據了,以備不時之需。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歸納來說,勞動者就是要注意收集自己的收入憑證、與用人單位有關的身份證明、用人單位的招工材料、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實施管理的證明、其他可以作為旁證的證明。需要特別說明的,用人單位的報銷憑證等、因公傳遞的電子郵件等也屬于有效證據。總之一句話,能證明自己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各種東西。
雇員和雇主勞動關系的認定有三個方面的標準,雇主與雇員雙方都應符合勞動關系主體的標準,雇員為雇主提供勞動服務獲得報酬,滿足這些標準情況下,雙方的勞動關系得以確定。實踐中因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雇員利益受損的事例較多,所以雇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積極保留相關證據以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
標準的勞動關系包括了勞動主體、勞動者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這三個部分,只要雙方存在以上因素,就可以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了。因此勞動者在維權時可以根據以上三個因素來收集證據,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雇傭童工怎么處罰,童工是幾歲人群
2021-02-12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