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其權益很容易受到傷害,故而國家在立法上偏向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職工通過用人單位的面試之后,需要通過簽署勞動聊會天來確定勞動掛心,一般來說,入職多少天簽合同?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入職多少天簽合同?
入職后一個月內單位應當與你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不簽,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二、員工入職手續如何辦理
1、填寫《員工履歷表》。
2、發放向新員工介紹公司情況及管理制度的《制度匯編》,使其具備基本公司工作知識,要求其通過公司內部網絡了解進一步情況。
3、按照《新員工入職手續清單》逐項辦理入職手續。
4、確認該員工調入人事檔案的時間。
5、向新員工介紹管理層。
6、帶新員工到部門,介紹給部門總經理。
7、將新員工的情況通過e-mail和公司內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員工通訊錄。
9、簽訂《勞動合同》。
三、招聘員工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如實物。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一般來說,入職一個月之內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需要支付職工雙倍工資,這也就回答了“入職多少天簽合同”這個問題,在入職后需要按照用人單位規定的流程辦理入職手續。用人單位在招聘職工時,需要確定其與其他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究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0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房屋拆遷人有哪些義務
2020-12-16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如何認定
2021-02-05河北石家莊拆遷律師
2021-02-15湖南省郴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0拆遷置換協議怎么寫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