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用人單位需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證明雙方勞動關系的最直接證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勞動者的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比如說被無條件加班,不按時發放工資等。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勞動仲裁以維護自己的權益。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通過仲裁解除勞動關系程序?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1、提交申請書: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并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3、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于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4、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5、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勞動仲裁,是勞動糾紛解決的最有效方式。勞動者在工作中處于弱勢地位,是勞動法的保護對象。通過仲裁解除勞動關系程序?程序共分為5個步驟,只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按照流程來,通過仲裁是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的,當然,對于這個的舉證就需要勞動者來提供了。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保險的作用
2021-03-17村委會截留拆遷補償款犯法嗎
2020-12-11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農村老屋拆遷補償與戶口有聯系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