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采用書面形式,這樣有利于明確表達申請人的仲裁請求,便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查,決定是否受理,在受理后方便申請人行駛答辯權利,有利于仲裁活動的進行。
第二節 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 【仲裁申請】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二十九條 【仲裁申請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 【仲裁申請送達與仲裁答辯書的提供】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申請仲裁程序始于仲裁當事人的申請,但僅有當事人的申請還不能開始仲裁程序,必須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理,符合法律條件,才能真正開始仲裁程序。申請時受理的前提,受理是申請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如何賠償
2021-02-07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