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勞動仲裁裁決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法律依據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附第47條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在司法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務糾紛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有效的解決雙方的矛盾,并根據勞動仲裁的情況來執行相關決議,但如果存在違反規定或者勞動仲裁無效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向司法機關申請撤銷的,造成違法行為的還需要追究法律責任。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用人單位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