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決定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勞動爭議的,應該在申訴時效內向有關機構申請勞動仲裁。詳細來說,應該怎么算勞動爭議申訴時效呢?勞動者在申請勞動仲裁時,如果發現已經過了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辦呢?對于這些問題,下文將詳細為您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怎么算勞動爭議申訴時效?
一般人都知道勞動爭議的申訴時效是一年,即《勞動法》第82條所劃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但怎樣理解“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題目的意見》第85條劃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又劃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的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
這里要嚴格區別“爭議發生之日”和“事件發生之日”兩個概念。申訴時效是從“爭議發生之日”起計算,并非以“事件發生之日”起計算。
勞動者碰到勞動糾紛時要留意搜集保留證據,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過了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辦?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既然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的時間為一年期,那么如果勞動者錯過了仲裁時效是否就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了呢?
顯然不是的。誤過仲裁時效只是表明了勞動者失去了“勝裁權”,不能通過仲裁的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勝訴權”——即便超過仲裁的法定時效,勞動者也能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通過訴訟程序,一般勞動權利的訴訟時效就延長至兩年。
述法律規定中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上文中都有十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實踐中,作為勞動者,您如果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工資或者工傷等問題發生了勞動爭議,就要想辦法解決,或者與單位協商,或者是提起勞動仲裁。如果您決定提起勞動仲裁,就要注意不要過了申訴時效,否則將產生對您不利的法律后果。如果您發現已經過了申訴時效,要懂得怎么救濟。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補救,不妨咨詢一下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的意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于哪些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2021-03-02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征地拆遷工作流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