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工傷認定行政訴訟上訴狀應怎么寫?
員工因為工傷賠償問題和單位出現糾紛,員工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寫上訴狀,上訴狀一般需要填寫員工本人的基本情況和單位的情況。包括員工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工作單位名稱、地址和法人及主要負責人的姓名等。同時還需要寫明申請勞動仲裁的理由原因。最后是掌握的證據有哪些,證據來源的說說明等。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不服工傷認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律根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第1項規定:“有下列情開形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毒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這兩者之間是否有沖突?如果有沖突,應當優先適用哪一方的規定?
對于《工傷保險條例》的上述規定,應當從立法本義上去理解,而不能斷章取義、牽強附會,因工傷認定是行政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作出決策需要掌握大量的政策,當事人對工商認定結論不服,將行政復議前置,有利于加強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監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
在《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工傷認定行政復議不是提行政訴訟必經的前置程序。從立法本義上看《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應當是將行政復議作為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但為部門規章,其效力低于作為行政法規的《工傷保險條例》。兩者沖突時,,應當優先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因此,在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結論的情況下,應當首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認定的行政訴訟時效為6個月。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傷認定主要就是針對于勞動者因工作而受傷所出的勞動診斷結果,工傷認定是必較有權威性的,如果用人單位不給或拖欠賠償金的話,那么勞動者是可以直接提起訴訟,讓其給予自己的勞動補償金,所以,勞動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標準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