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這樣大規模用工的國家里,工傷事故是無法避免的。工傷傷害對勞動者的人體和幸福都照成了一定的影響,在工傷期間無法工作對勞動者也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國有對這部分案件是如何處理的呢,下面小編就工傷認定是公司給辦理的嗎怎樣辦理相關流程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具體流程:
一、工傷報告程序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
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二、工傷認定程序
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
注意工傷認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后,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
三、工傷鑒定程序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四、協商賠償程序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五、勞動仲裁程序
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
六、法院審理程序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七、執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
八、申訴程序
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則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但這一般很難。
我國的法律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在對用人單位產生效益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應對勞動者提供相應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破壞,如勞動者對自己的工傷待遇或公司拒絕賠償的行為,勞動者可進行相應的訴訟。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工傷期間單位能否解除合同
最新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