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干活的時候,如果不慎受傷的,屬于因工受傷,單位應該為其申報工傷認定??墒乾F實生活中,一些小單位,在給工人少量賠償后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工人對此不服的,想通過勞動仲裁解決。那么,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
應當承認勞動仲裁裁決的權威性。但在工傷行政認定行為生效后再申請對勞動關系仲裁的,不利于行政穩定及效率。這涉及行政效率與民事權利保護的權衡,為了更好地平衡,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應注意釋明,告知相對人可對勞動關系申請仲裁,征求是否申請,若放棄申請或認定程序結束前仍未申請的,可認為相對人放棄申請仲裁權利,可由工傷認定部門進行事實認定或由工傷認定部門委托勞動仲裁機構出具意見書。對該工傷認定中的事實認定,相對人不得再申請勞動仲裁,只能提起行政訴訟。勞動仲裁的范圍包括: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中止、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開除、除名、辭退、勸退、勒令辭職、責令限期調離和辭職、離職(含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哪些情況不在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
1、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參加工作時間認定、出生年齡確認、工齡折算、特殊工種認定、退休審批、退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退休金待遇等發生的糾紛。
3、在校學生勤工儉學、參加生產性實習見習與所在單位發生的糾紛。
4、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改革引發的職工下崗、經濟補償金、下崗生活費、勞動關系確認、連續工作年限計算、整體拖欠工資及社會保險參保繳費等糾紛。
5、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的。
6、勞動者僅請求用人單位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
圍繞上文,小編分析了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工傷認定后能不能申仲裁這個問題。單位同受傷工人解除勞動合同后,工人要維權,申請工傷認定無效的話,可以主張勞動仲裁。也就是說工人離職后,不影響申請勞動仲裁,當然這里需要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逾期的話只能走訴訟程序了。
申請工傷認定的材料有哪些?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2020年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