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是否享受工傷待遇?
臨時工也可以享受工傷待遇,工傷不存在臨時工之說,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受傷情況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之規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條規定之情形)的,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都應認定為工傷并按工傷待遇獲得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工傷職工享受待遇資格確認條件是什么?
1、已參加工傷保險;
2、經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
3、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工傷的(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4、需轉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須在社保局填寫《工傷職工轉院轉診申請表》,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同意。
5、工傷認定單位與繳費單位須一致。
三、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雇,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于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對企業而言,雇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雇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更遑論近期的“臨時工”現象。許多領域一出事,臨時工就成了替罪羊。一方面,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干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也缺乏職業道德培養和技能培訓,只要給錢,讓咋干就咋干;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既損害了政府形象,也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只要臨時工本人確定就是工傷,國家法律制度,包括司法機關肯定會支持臨時工提出來的工傷待遇索賠的,公司總不能因為當事人的身份是臨時工就可以忽略了崗位安全培訓,而且臨時工在工傷事故中可以享受的工傷待遇也要實事求是的計算。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臨時工享受工傷待遇嗎?
退休返聘人員工傷待遇爭議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