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待遇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工傷, 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從事與工作相關的活動, 發生意外事故而負傷、致殘、死亡等。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制度的一部分。在損害賠償理論中,原則上分為,有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是指無論行為人是否有過錯,受害人都應當得到相應得補償。
二、工傷賠償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及其理論依據
在我國民事立法和損害賠償理論中,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可以分為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
1. 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不僅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構成要件, 而且是指以過錯做為歸責的最終要件, 同時以過錯作為確定侵權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簡言之, 有過錯, 有責任; 無過錯, 無責任; 過錯多大, 責任多大。這是我國民法通則所確立的一般歸責原則。
2.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 實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發展, 它是指若受害人能夠證明其所受侵害是由加害人所致, 而受害人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并承擔民事責任。該原則免除了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
3. 無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 只要已經發生了損害后果, 無過錯的行為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
4. 公平責任, 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對損害后果均無過錯, 由法院根據公平觀念, 在考慮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 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損害給予適當補償。其實質是在當事人均無過錯的情況下, 由當事人雙方公平分擔損失。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于侵犯財產權益案件, 不適用于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當前, 對于工傷保險賠償, 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所謂工傷賠償的無過錯原則, 即無論職業傷害的責任在于用人單位、他人還是自己, 受害者都應得到必要的補償; 這種補償是無條件的, 而不管勞動者個人是否有過錯。
工傷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 加重了雇主的責任, 有利于保護經濟與談判地位相對弱小的雇員, 體現了勞動法保護弱者、實現社會實質正義的思想。該原則有一系列完整的支撐理論和理由, 主要如下:
1. 勞動者勞動環境的危險性, 即人與機器相比總是處于相對弱小的地位, 勞動者受到傷害是難免的;
2. 勞動者的危險來自于用人單位, 即凡利用機器從事生產活動的用人單位都有可能對其勞動者造成的職業傷害;
3. 勞動者受到傷害都是非自愿的, 即便勞動者受到傷害有時是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但也并非出于自愿。工業社會的法律推定勞動者不會傷害自己。
4. 雇主承擔無過錯責任有利于保護雇員的權益。雇員與雇主相比, 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談判力量上, 均是相對弱小的一方, 在遭受人身傷害的情況下, 雇員的處境更加不利, 雇主承擔無過錯責任, 可以使勞動者受到傷害能夠及時獲得救濟。
5. 雇主承擔無過錯責任, 表面上加重了雇主的責任, 但雇主可以通過提高商品或勞務的價格, 或依責任保險的方式, 將所受的損失分配給社會大眾。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下工傷的認定
我國200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沒有對工傷的概念進行定義, 而是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 采用列舉的方法, 將工傷分為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視同工傷的情形和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三種, 進行界定, 具體如下:
1. 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 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 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 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 視同工傷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 因戰、因公負傷致殘, 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 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3. 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醉酒導致傷亡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所列舉的界定工傷的各種情形, 與世界各主要國家如日、德等是基本一致的。以德國為例, 根據《中德勞動立法合作項目成果概覽1993-1996》, 德國工傷保險的范圍有三大類:
1. 工業事故: 工業事故是指被保險人所遭受的與被保險的活動相聯系的事故。它具體可以理解為是雇員在工作期間或公司派遣其外出工作期間以及公司組織旅游等集體活動期間所發生的事故。包括
(1)與公司工作相關的安全保障、運輸、維修、裝卸設備儀器而產生的事故;
(2)每月一次去銀行領取工資(工資已被雇主轉至銀行)而發生的事故;
(3)公司組織的運動會(運動會主要不是以競爭為目的)上發生的事故;
(4)在由公司組織的聚會和短期旅行間所發生的事故。
2. 上下班交通事故: 上下班交通事故是指發生于上下班直接道路上或必須繞道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包括
(1)上下班交通事故;
(2)上下班接送小孩途中所發生的事故(排除工作期間);
(3)同他人共搭車上下班而繞道, 在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故;
(4)為更快到達工作單位而繞道(較正常更遠的路線), 在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故;
(5)因修路等原因交通改道, 在這期間發生的事故。
3. 職業病。構成工傷保險中所認定的職業病要同時具備:
(1)該種疾病是由勞動崗位因素所引起的;
(2)從事該勞動崗位的人群得此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一般人;
(3)該種疾病要被列入聯邦政府的職業病名錄之中。
4. 工傷保險的排除情況; 第一, 故意的行為; 第二, 主要原因在于醉酒而產生的事故; 第三, 私人行為。
工傷保險待遇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我國關于工傷認定的立法模式。列舉的工傷事項, 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意旨一致的, 因此, 對工傷保險條例中未列舉的工傷事項, 是有據可循的,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但是如果因為犯罪醉酒或自殘而發生的傷殘情形,排除在工傷認定范圍。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3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