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工費用,通常情況下都是因為自己的人身權利受到他人侵害。這個時候他人需要對自己住院期間的誤工費用進行賠償誤工費用賠償的話是有法律規定的,很多人在要求誤工費用賠償的時候已經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那么。誤工費法定退休年齡達到應該如何處理?
一、誤工費法定退休年齡達到應該如何處理?
在諸多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主張誤工費時,致害方經常以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對誤工費不予認可。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能否獲賠誤工費,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而所謂的“正常工作和勞動”是指國家法律保護的勞動工作收入。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應視為喪失勞動能力,談不上有誤工損失,因而超過退休年齡即應當認定為喪失勞動能力,其因受到損害而主張的誤工費不能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 退休年齡不能與勞動能力劃等號,對超過退休年齡人員的誤工費,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超過退休年齡確已喪失勞動能力的,誤工費不予支持;對受害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未喪失勞動能力,且因損害而導致其誤工收入減少的,誤工費則應綜合多種因素酌定。
二、其他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這里的“公民”應理解為包括離退休人員在內的自然人;“誤工”中的“工”應理解為社會勞動,既包含了未退休人員在崗在職時的從事的本職工作,也包含了無固定職業人員的從事的臨時性有償社會勞動,以及退休退職人員所從事合法的有償服務的社會勞動;“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應視為耽誤一切勞動或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包括耽誤退休人員所從事的正常有償勞動而減少的收入。因此,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退休費用之外的其他勞動收入減少,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負賠償義務的責任者應比照行業人員的收入標準予以賠償。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退休人員依法從事社會勞動,肯定是可以帶來退休費以外的勞動收入,被致傷治療和全休期間,不能從事此前所從事的有償社會勞動,勢必會使退休費用外的其他直接收入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從《民法通則》和《解釋》對誤工費的相關規定來看,均未對受侵害者獲得誤工費賠償的年齡作出限制性規定,只要是受害人遭受侵害,客觀上因侵害的發生導致誤工而致其收入實際減少,均有權要求侵害人賠償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和喪失的年齡必然大大遲延,到退休年齡時大多數人還可以正常從事勞動。退休在我國的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但是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很多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并且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勞動法等相關法律也并沒有明文禁止退休人員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也沒有禁止退休人員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的經營。根據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之的法理,退休人員是可以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或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經營的,故僅依據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不予支持誤工費實為不妥。
這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國家關于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著一定的爭議的無非就是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是不能夠支付誤工費用的,還有種觀點是相反的。兩種觀點的理由都給大家介紹了一下。
2020年最新退休人員喪葬費標準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要哪些條件
2020年下崗女職工退休年齡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4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證嗎
2020-12-12廠房遇拆遷,怎么樣的評估報告才是合法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