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勞動者都會因為工傷事故的處理而與用人單位產生爭議,這個時候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勞動訴訟,可以說是處理這類糾紛比較好的方式。然而勞動仲裁與勞動訴訟的時效要求不一樣,那么工傷訴訟時效多長時間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工傷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實踐中,許多在工作中受傷的職工,因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特別是《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訴訟時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且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往往因“已過了申訴時效”而只好放棄訴訟的權利。
受傷職工在被認定為工傷后,要及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在拿到傷殘等級鑒定結論通知書后,要及時向所在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可以按傷殘等級的大小向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基金要求享受相關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的所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
以上因工傷保險待遇引發爭議的,其申訴時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說,工傷職工在明知用人單位拒絕給付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內,要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單位給予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且無“其他正當理由”的,仲裁委將不予受理,工傷職工的權益將難以得到維護。
二、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工傷方面的糾紛屬于特殊類型的糾紛,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中的規定,此時為解決這類糾紛而需要申請勞動仲裁的,具體的時效規定為事故發生之日起的1年。但要是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的話,那么訴訟時效就要長一些了,同時為事故發生之后的兩年。
申請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哪些殘疾人可以獲得醫療救助救助措施
2021-03-04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