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因此,當夫妻一方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另一方是其法定的第一順序的監護人,在沒有經過法定變更的情形,其他人不具有直接的監護權。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什么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1-02-14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我國新農村拆遷法補償規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老婆家拆遷戶口遷過去還能遷回來嗎
2021-01-11仲裁確認工作的五個程序步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