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參加人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參加人是指除當事人以外的參與民事訴訟并在訴訟中享有一定訴訟權利、負擔一定訴訟義務的參與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訴訟參與人:
1、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當事人(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2、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3、行政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和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二、民事訴訟參加人與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及第三人等。
訴訟參加人是訴訟當事人及相關的訴訟代表人。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表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當事人。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享有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能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應訴的資格。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進行訴訟時,還必須有訴訟行為能力。訴訟行為能力是指能進行訴訟行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的能力。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一般與民事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相適應,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即有訴訟權利能力;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即有訴訟行為能力。
訴訟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訴訟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又有所不同。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訴訟主體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是訴訟主體維護自己的民事權利而進行訴訟活動的能力,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行使自己的權利和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訴訟行為能力只有有或無之分,民事行為能力則有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之別,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為一定的民事行為,但不能為任何訴訟行為。
正常情況下,只要是參與民事訴訟進程的人員都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參加人員,但是負責審理判定民事案件的法官等法院的工作人員只能算作是工作人員,并不是民事訴訟的參加人的范圍,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民事訴訟的參加人都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人?
民事訴訟中哪些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房屋租賃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
2021-02-09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