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通常為三到六個月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民事案件不計入審理時限的情形:
(1)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2)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3)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二、處理移送管轄爭議
1、兩個法院都認為自己有管轄權,一般適用誰先立案誰管轄;如果發生巧合,兩個法院同時立案了,那么報請共同的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2、兩個法院都認為自己沒有管轄權,則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同樣報由兩個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3、如果雙方不同屬一地、市的基層人民法院,但是同屬一省、同屬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各自報自己的上級法院,逐級報到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由其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先由雙方的高級人民法院協商,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
4、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三十八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我們之所以在開頭提到審理時間不能確定,是因為有很多的民事糾紛在6個月之內法院都沒有出具判決書,而且根據越來越多的司法實踐來看,審理民事糾紛,法院延期審理的這種情況非常的普遍,這根管轄權是否有移送,沒有直接的關系。
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的區別有哪些
移送異地管轄批準逮捕的時間是多久?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房租房東有權處理租客的東西嗎
2021-02-03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