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訴訟時效期間中止和中斷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一)、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以下兩種:
(1)不可抗力。如水災、地震、戰爭等;
(2)其他障礙。如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等。
我國民法通則第140條確認了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和事由,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種:
(1)權利人提起訴訟;
(2)權利人在訴訟外向義務人提出權利要求;
(3)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三、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我國是專門給出了相關的條款,必須要有合理的條件才能進行做此行為,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的公平性,同時受害者可以延長更多的時間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行政復議中止時效規定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漏水由誰來承擔
2021-02-19網絡造謠人身攻擊怎么處罰
2021-03-06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