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松山湖律師 下城區律師 渭濱區律師 平度律師 溫州律師 淶源縣律師 萬江區律師
雖然現在我們是法治社會,但是法律的普及程度還不夠,很多人對法律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個很淺顯的階段。因此,在生活中發生民事糾紛時往往不能采用有效的手段進行解決。在通過法院進行民事訴訟時,有必要尋找懂法的人來參與相關案件的審理,即訴訟委托代理人。民事訴訟委托需要什么規定呢?接下來有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什么是委托訴訟代理人,以及委托訴訟所需要的條件和證明材料。
一、什么是委托訴訟代理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我國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包括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因此,我國實際上采用的是后一種立法模式。但根據《民訴意見》第68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
二、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規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近親屬”是指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工作人員”是指與法人、其他組織存在勞動或人事關系的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公民接受委托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授權委托書;
(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
(三)系近親屬委托的,應當提供能夠證明其與當事人存在近親屬關系的書面材料;
(四)系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應當提交推薦證明;
(五)委托工作人員的,應當提交能夠證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員的勞動合同或社會保險關系等證明材料;(六)委托人和受委托人雙方簽名的《受委托人在訴訟代理中不收取報酬的承諾書》
通過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知道,訴訟代理人首先在法律知識層面上是專業的,對幫助處理訴訟案件幫助是很大的。民事訴訟委托需要什么規定呢?由上文可知,首先要具備民事能力,當然,對法律方面比較專業的人是最好的選擇。當我們面臨民事訴訟案件時,如果對法律知識不是特別理解,不知道該怎么用現有的證據和事件事實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妨委托代理人進行處理。
民事訴訟送達有哪些方式?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民事訴訟費用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危房改造政策補助對象有哪些
2021-03-03王洪不服大豐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大政限拆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