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人是律師父親要回避嗎?
父親屬于近親屬,應當回避仲裁。仲裁員是所要處理案件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仲裁員與案件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仲裁員與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有一定關系,對案件的公證審理會造成影響。事先對需要處理的案件提供過相關咨詢的。
仲裁回避的情形
根據《仲裁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無論是由當事人選定的仲裁員,還是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的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發現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一般是指經濟上、財產上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仲裁的。
這里的關系是指親屬關系、經濟財產關系之外的關系,如同學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師生關系、上下級關系等。這些關系并非都是發生回避的條件,只有當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到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才應當回避。對是否可能影響到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能隨意推測或想象,而應有所依據,如仲裁員已表現出某種不公正的傾向,對方當事人就可提出申請回避。
(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時間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提出要求回避的理由,這些理由必須是《仲裁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的情況,只有符合法定條件,申請才可能被批準。
當事人提出申請回避,時間應在首次開庭前提出。在案件進入實體審理前,當事人會被告知在仲裁中的權利和義務,如果當事人要求回避,可在這時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首次開庭后知道的,當事人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在仲裁程序進行中,如果當事人知道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情形而不提出回避,應視為棄權,日后不得以此為由對仲裁裁決提出異議。
三、決定回避的權限
普通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的回避,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因回避而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有權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仲裁庭也可依職權自己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
綜上所述,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應當符合法定條件,因回避而重新選定仲裁員的,應當重新進行的仲裁程序,當事人知道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情形,不提出回避的,應視為棄權。
勞動仲裁書送達方式有哪些
在勞動爭議仲裁中要怎么舉證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最新交強險賠償范圍有哪些
2021-03-01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