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到開庭最長時間是多久?
法院到開庭最長時間是三個月,法院受理后一般在20日內開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二條,人民稜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二、開庭時間規定的具體情況
(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可延長3個月。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不得申請延長,如無法按時審結,應轉入普通程序。
(3)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期限為30日,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30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4)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由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延長3個月;審理對民事裁定不服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0日。
日常生活中現在法院如果要想開庭的話,那么肯定是受到當事人的起訴,然后再對于整個案件進行分析完畢之后,看是否有開庭的必要,可能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案件,在之前的話就通過調解的途徑解決完畢了,此時就沒有必要來進行一個訴訟資源的浪費。
開庭時間一般幾個小時可以完成?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