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代理案件要回避什么情形?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刑訴中哪些人需要回避?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與案件本身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特殊關系的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不得參加本案處理工作的一項訴訟制度。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第31條的規定,下列人員適用回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8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此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第206條分別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回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律師都知道自己在哪些情形下是必須要進行回避的,就比如刑事案件當中的犯罪嫌疑人正好是律師的表姐或表妹,對于如此重要的信息,如果說律師在接受委托的時候都沒有告知受害者,那律師本人也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議嗎
2021-03-08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營業房拆遷補償比普通房屋拆遷補償多多少
2020-11-24當賓館遇到拆遷,賓館經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