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駁回再審申請怎么辦
再審被駁回,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該抗訴期無期限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于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1.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3.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4.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二、民事案件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的條件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民事案件再審啟動的是審判監督程序,這只是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法定程序,它不是案件審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獨立審級。而對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裁決的執行。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基于審判監督權提起再審的人或機關是: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及審判委員會、上級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再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