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協助是指的是兩國之間對司法活動給予相應的協助幫助,當然,司法部門想要執行順利,必然是離不開全社會公民共同努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在執行法官辦理案件的過程當中,會遇見個人或組織的阻礙行為。為此,小編今日的話題就和您探討一下,拒絕履行司法協助的情形會有什么問題?
拒絕履行司法協助的情形下,我們應該了解什么?
一、司法協助的途徑:
1、請求和提供司法協助,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途徑進行;沒有條約關系的,通過外交途徑進行。
2、外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使領館可以向該國公民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但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強制措施。
3、除前款規定的情況外,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機關準許,任何外國機關或者個人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送達文書、調查取證。
二、司法協助的內容:
1、代為一定的訴訟行為,如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代為調查取證等。
2、接受外國法院的委托,代為執行外國法院的判決或者外國仲裁機構的裁決。
三、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并可以予以罰款:
1、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2、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的。
3、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4、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四、我國進行司法協助的條件:
1、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或者外國法院提出請求。
2、當事人或者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不得有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3、當事人或者外國法院請求協助的事項屬于人民法院職權范圍,否則人民法院應當說明理由,退回外國法院。
司法協助是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或是相互之間給予對等優惠待遇的根據。雙方應該互相協助相應的司法行為。這是一種國際間非常必要的協作關系,但出現了相關拒絕履行司法協助的情形時,就應重要去看待,并且堅持互惠對等,彼此遵循國際慣例才可。
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的司法解釋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認定
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