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比較輕狂的這些人甚至可能就是因為別人看了一眼都可以成為自己動手打架的理由,同時可能也是某些社會底層人員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選擇用這種暴力的行為去解決當前的困境,但都直接反映出了法制觀念的淡薄。在我國,兩人打架導致一人輕傷該法律后果是比較嚴重的,因為輕傷者可以按照故意傷害罪起訴另一方,有可能要承擔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
一、兩人打架導致一人輕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打架斗毆造成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能積極賠償,得到受害人諒解的,可作為法定酌情從輕減輕判決的情節。
打架的雙方都是輕傷的,可以調解處理,調解后雙方可以都不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調解不成的,公安機關就會追究雙方的刑事責任,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然后再由雙方提出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訴訟請求,由法院進行判決。
建議雙方調解處理。
公安機關如果不追究,雙方可以協商賠償,互不追究刑事責任,當然,也可以提起自訴,要求追究對方故意傷害的刑事責任。
二、打架賠償標準是什么?
1、一般規定:
(1)打架致傷他人,尚未造成殘疾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醫療費一般包括醫藥費、治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2)打架致人殘疾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賠償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生活自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以及殘疾者致殘前實際撫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3)打架致人死亡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死者生前實際撫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2、具體賠償標準: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 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12)死亡賠償金
受害人在60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20年。
受害人在60-74歲之間: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受害人在75歲以上: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5年。
由此可見,兩人打架導致一人輕傷的這種結果是直接已經構成了我國刑法中的故意傷害罪,所以建議已經知道對方成了輕傷的話最好還是能夠和當事人協商解決,對當事人真誠的道歉賠償,否則在對方起訴了以后不但要進行賠償,還要面臨相應的牢獄生活,最后也奉勸大家一句,不要用這么小孩子的方法去解決成人之間的矛盾。
最新打架斗毆的處罰規定
校內學生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學生打架受傷學校應擔什么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