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事件,加之當今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使用人群廣,一旦造成不良影響,隨即飛速傳播,所以,相關部門非常重視此類部門的界定及處理。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學習下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最新界定及處罰程序。
一、界定。
信息網絡具有兩種基本屬性,即“工具屬性”和“公共屬性”。人們把信息網絡作為獲取信息、買賣商品、收發郵件的有效途徑,說明信息網絡具有“工具屬性”。同時,信息網絡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平臺,是現實生活的延伸,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解釋》第五條結合信息網絡的兩種基本屬性,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兩種基本行為方式。
《解釋》第五條第一款針對的是把信息網絡作為“工具”,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對他人隨意辱罵或者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構成尋釁滋事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信息的迅速擴散、不易徹底根除等特性,借助網絡辱罵、恐嚇他人,社會危害性更甚。《解釋》將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上述行為明確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有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增加網絡“正能量”,維護公共秩序,符合法律規定的精神。
二、處罰。
《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網絡空間屬于公共空間,網絡秩序也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網絡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已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全體網民的共同責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網絡惡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引發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應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隨著法律法規的健全,國家對于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界定及處理有個更加規范的規定,如果遇到相關事件,應根據的具體情況和具體事件,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或者有關法律部門,進一步對事件的解釋和處理工作進行詳細了解。
尋釁滋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尋釁滋事罪最高判幾年
尋釁滋事罪定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婚生子可以落戶到男方家嗎
2021-01-18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拆遷發生糾紛是否可行政訴訟
2020-12-20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