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第42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第四十二條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三節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二十條 【宣告失蹤】: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二、夫妻一方失蹤了怎么離婚?
配偶下落不明,可以提出離婚訴訟配偶下落不明的離婚訴訟分“下落不明不足兩年”和“下落不明滿兩年或兩年以上”兩種。
配偶下落不明不足兩年,是因配偶出走,不與家庭聯系,不承擔家庭義務,故意違反婚姻義務而導致婚姻情感確已破裂離婚的主要原因。當事人可依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五項“其他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原因”向被告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配偶下落不明滿兩年或兩年以上的,當事人有兩種方法達到解除婚姻關系的目的:
1、配偶下落不明滿兩年或兩年以上,當事人可提出離婚。由于被告下落不明,當事人可在被告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1條的規定“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下落不明人在公告規定的期限未到人民法院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依法缺席判決。
2、配偶下落不明滿兩年或兩年以上,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下落不明人失蹤(下落不明滿兩年)或死亡(下落不明滿四年后以上),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其婚姻關系也在宣告之日起解除,申請人可持人民法院的公告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再次結婚手續。
三、民法總則六大原則是什么?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一層含義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2、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則
所謂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通過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公平正義是對民事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4、誠信原則
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體誠實不欺,講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
5、綠色原則
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于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慨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
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失蹤的,不管是被拐賣還是因為一些其他的意外事故,失蹤不代表著死亡,更不代表著跟當事人生活在一起的這些家屬就可以直接侵占失蹤人的財產了。等到失蹤的人自己回家或者找到失蹤人的下落的話,保管失蹤人財產的代管人,要把當事人的財產如數歸還的。
民法總則關于教唆都有哪些定義?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