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民工作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一個特殊群體,肩負著建設城市和繁榮農村的雙重任務,對我國工業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農民工作為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在就業中普遍受到歧視。本文列舉了農民工就業歧視的主要表現,分析了產生歧視的多方面原因,并從法律的角度探討了解決農民工就業歧視的具體對策。關鍵詞:就業歧視;戶籍歧視;農民工;反就業歧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伴隨中國經濟騰飛而來的是中國社會轉型帶來的陣痛。在這個過程中,就業歧視這一社會問題在近年來日益突出,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就業歧視現象。1958年國際勞工組織《就業與職業歧視公約》(第111號公約)及建議書中已經對就業歧視有了明確的界定:“根據種族、膚色、性別、宗教、政治觀點、民族、血統或社會出生所造成的任何區別、排斥、或優惠,其結果是取消或有損于在就業或職業上的機會均等或待遇平等”,“包括得到職業培訓的機會、得到就業的機會、得到在特殊職業就業的機會以及就業條件”。簡而言之,就是勞動者在選擇就業時,因種族、性別、年齡、地域、相貌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在我國,具體表現在女性就業歧視、就業健康歧視、就業殘疾歧視、基于戶籍和地域的就業身份歧視、就業年齡歧視等。在我國,遭受就業歧視的最大群體就是農民工,農民工的就業歧視問題已成為社會共識。論文畢業論文一、農民工就業歧視的主要表現城市農民工群體雖然龐大,但缺乏組織,是一個弱勢群體。農民工始終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缺乏組織的農民工群體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上處處都受到歧視,應有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農民工在城市中受到的歧視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一)就業機會歧視從理論上來說,凡是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都應當有報名應招的平等機會,任何人或用人單位都不得加以剝奪、排斥、損害和限制。然而,在我國現實經濟社會里,農民工的應招權被限制和應招機會被剝奪、排斥、損害的現象十分普遍。目前,對農民工的就業機會歧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直接對農民工就業進行行政總量控制、職業和工種限制。如政府允許和限制使用外來勞動力的行業、工種和職業清單。在這種職業保留和勞動用工限定的制度下,廣大農民工只能進入收入低、福利差、工作環境差以及安全、待遇、勞保等都無法得到保障的次屬勞動力市場,而收入高、勞動環境好的首屬勞動力市場卻為城市居民所獨有。論文畢業論文2.對農民工就業的歧視性收費。農民工離開農村時要交費辦理身份證、未婚證、計生證、畢業證、待業證等,還要交計劃生育季度婦檢保證金、公糧水費和三提五統保證金。此外他們在城市還要交費辦理暫住證、健康證等。這些歧視性收費提升了農民工的就業門檻。3.對城市居民就業和再就業的特殊優惠政策與措施,造成了競爭環境的行政干預和事實上的不平等就業,是一種變相的和更為隱蔽的保護本地居民就業,排斥外來勞動力的間接性雇傭歧視。(二)就業待遇歧視1.低工資報酬。用人單位對農民工沒有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或者使其報酬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農民工被視為體制以外的“三不管”群體,由老板與用人單位自行決定農民工的工資報酬。在沒有強制標準的情況下,用工單位為了自己的利潤,總是盡可能的壓低雇用人員的工資。2.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從事同種工作、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提供等量勞動之后提供不同等的報酬。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利用靈活的招工方式,有意用各種條條框框把員工分成三六九等,人為地造成同工不同酬。農民工的勞動報酬與城市戶口的員工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農民工雖然從事著與城市戶口員工相同的工作,擁有相同的工作績效,但獲得的是較少的工資;不給加班費或者少給加班費,使農民工失去了生活來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免責期
2020-11-16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