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確立勞動關系存在的問題:
勞動關系的確立并不是以簽訂合同為條件的,而是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就已經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如果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當自用工之日起的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對員工進行調崗時應與員工進行事先溝通,并尊重員工自身選擇,否則,不但有可能被員工“炒魷魚”,還有可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法出新規,農民工在外打工權益被侵犯,補償最可拿3到5萬。
勞動合同法規定,除了“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兩種情況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一)建筑施工企業老板法律意識淡薄,對工傷保險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建筑企業老板還不清楚繳納工傷保險費是法律賦予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二是建筑企業老板大都抱著“僥幸”心理,總想不會出事,躲一項工程,算一項工程,逃脫一劫,算一劫;三是部分建筑企業老板為了節約成本,謀求更大的利潤空間,忽視農民工的工傷權益,以已辦理商業保險為由,拒絕辦理工傷保險。
(二)農民工對法律政策缺乏了解,對工傷保險認知程度較低。主要原因在于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程度不高不僅嚴重影響對工傷保險的認識程度,并且引發一系列問題。首先,文化程度不高導致自身維權意識差,不懂得收集和保存必要的證據,導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以及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的事實由于時間的推移而無法認定,在務工期間即使出現事故也拿不到工傷賠償;其次,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崗位素質偏低,安全防范意識差,而這又是導致工傷事故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
(三)工傷保險宣傳力度不夠,參保氛圍欠缺。由于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成立以來將主要的工作重點放到了對全縣工業性企業和行政事業性單位等行業的宣傳上,雖然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了政策宣傳,但是在政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還不夠,加之多年來商業保險在建筑施工行業推行較早,使得有些建筑施工企業對商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區別不清,阻礙了工傷保險在建筑施工領域的推行。
了解相關的法律之后,往往要結合發生的事件的復雜度來對事情進行處理,建議您咨詢專業的律師。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筆錄和口供是一樣嗎
2020-12-02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