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勞動合同,只要由雙方簽字確認,并且具有合同必備的條款的,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相關知識: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即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單位,單位包括公司、企業、個體戶等等。和私人簽訂的勞動合同,主體上就不適格,法律上當然是不認可勞動關系的,但是合同內容的約定如不違法,法律可予以認可,自然人之間只能是勞務合同或者說雇傭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1.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2.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因此,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作為一名勞動者,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多了解法律知識,以免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在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
2020-12-08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