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雙重勞動關系來源"統包統配"就業制度的后遺證。
長期以來,傳統的"統包統配"就業制度形成的人浮于事以及勞動力流動上的"死水一潭"局面,是新形勢下產生雙重勞動關系現象的深刻歷史背景。由于進入單位必須由國家分配,進入企業的人員又流不動,使相當一部分職工把勞動關系掛在企業,而人卻以"停薪留職"、"掛名"、"外借"等形式離開企業;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以來,又以"兩不找"、"外出勞務"、"放長假"、"請長病假"等多種方式離開企業,到社會上去從事有經濟收入的生產經營勞動,把關系留在企業,讓企業給他們承擔社會義務,成為企業的累贅。"統包統配"就業制度的后遺癥是出現雙重勞動關系的主要來源。
其二雙重勞動關系的產生是勞動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勞動法》實施已達四年之久,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在一些企業中還被擠在門外,一些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始終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勞動管理模式,使用行政的手段管理企業、管理職工,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瞬息萬變形勢。在企業的勞動管理上出現了"兩不找"、"掛名"、"放長假"現象,看上去這部分職工不拿企業的工資,減少了企業負擔,實際上并沒有減輕。企業還要為其繳養老保險費和各項社會負擔的費用。一些企業領導在認識上、手段上、管理上都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不能運用勞動合同制度加強對職工的管理,使雙重勞動關系不斷產生和蔓延。
其三雙重勞動關系的出現是勞動保險制度步伐的不適應
目前,職工不愿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最大擔心,是怕失去原來企業所享有的社會勞動保險待遇。當前,我國社會勞動保險僅限于國有集體企業的狀況,確實令職工擔憂。私營企業養老保險剛剛起步,職工多數還持不信任態度,而鄉鎮企業的勞動保險還無法規保障,這樣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勞動制度改革的保險制度,是出現雙重勞動關系的主要因素。
雙重勞動關系的出現,應當說,在勞動力市場萌芽之初,這類由職工群眾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業"形式,對打破僵化的勞動管理體制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是帶來的副效應也是不可低估的。
其一,不利于再就業工程的實施。
國有企業改革在按照"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方針的實施過程中,由于舊制度不能徹底打破,使得一部分下崗職工眼睛盯著"兩不找"、"放長假"等隱性就業的職工,不肯下崗分流、也想拿著一份下崗工資再去找一份隱性就業的工作。給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給下崗職工再就業帶來了難度,這樣不僅影響了企業"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制度的改革進程,同時也影響了再就業工程的實施。
其二,不利于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建立。目前,企業在用工上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招用工人不進入勞動力市場,私招亂雇。使政府對勞動力市場失去調控能力,擾亂了勞動力市場的秩序。其次,招用具有企業相同素質的下崗職工不給辦理錄用手續,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給相同的勞動報酬,不參加社會勞動保險,使下崗職工應有的權利得不到享受。第三,招用工人亂貼廣告,夸大其辭,名不符實,影響下崗職工再就業,埋藏著大量的勞動糾紛。第四,不按政府宏觀調控招收勞動力。企業大量使用廉價勞動力,有的企業還歧視性用工,把下崗職工拒之門外。使正在發育的勞動力市場得不到壯大,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
其三,不利于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大量的隱性就業擠占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崗位,一些職工與原單位維系著勞動關系,又在親朋好友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也不愿意將其勞動關系轉入新單位,出現了一些開著轎車、提著手機、穿著高檔服裝的雙重關系的勞動者到原企業領生活費或下崗工資的怪現象,使真正應再就業的下崗職工難以實現再就業。
其四,不利于勞動保險制度的實施。據勞動保險部門反映,這部分有雙重勞動關系的勞動保險費收繳難。掛名企業認為,他們不為企業盡義務,企業為什么要為其繳納養老保險?職工現在企業認為,他們是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企業,已發給的工資中含養保險費,不可能為他們再投保。這部分人中的勞動保險暫無著落,因此而潛伏著大量的勞動爭議,使保險制度得不到落實。
這種種情況出現,不僅嚴重干擾在職職工生產和工作積極性,也給企業勞動管理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總而言是利少弊多。筆者認為,各級政府和勞動部門,應依照《勞動法》的規定,取消不合法的雙重勞動關系,制訂措施,采取以下對策:
其一停止辦理職工"停薪留職"手續。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后當職工找到新的職業,一律使用解除勞動合同的形式,不得辦理停薪留職手續。對原已辦理停薪留職的職工要分別清理,職工個要求停薪留職的,一律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因企業原因停薪留職的,可以繼續履行協議,協議期滿必須終止。凡協議期限超出2000年的,必須在1999年12月底終止。
其二不得再為職工辦理"掛名"手續。凡是已在企業辦理過姓名手續的職工必須在清理后及時全部解除掛靠關系。今后,任何企業不準為職工辦理掛靠手續。
其三解決好"兩不找"職工勞動關系。要解決"兩不找"問題,首先,屬于企業原因的要考慮安排職工上崗,無崗位的要將職工轉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符合內退條件的,要簽訂內退協議辦理內退手續。其次,屬于職工個人原因的"兩不找"人員,要及時解除勞動關系。
其四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內部離崗退養的規定。
其五企業確需減員的,男職工滿55周歲,女職工滿45周歲的方可辦理關于內部離崗退養的手續。凡不符合上列規定的職工,必須按下崗職工處理,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五、嚴格執行國家對職工"醫療期"規定。對長期養病人員要嚴格執行醫療期規定,企業必須建立醫療期臺帳。對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工作的,要按規定辦理解除手續。對以病假為由,在社會上從事就業活動的職工,要及時解除勞動合同。
其六加強對學習、培訓人員的管理。對長期在外學習、培訓人員、屬于企業委派的要簽訂協議,非委派在外長期學習、培訓的職工又不能回企業工作的,要解除勞動合同。
其七徹底清理外出勞務人員。屬單位委派外出勞務人員,可由企業幫助轉移工作單位,凡私自外出勞務人員一律按規定程序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其八取消"外借"建立合理流動制度。企業借出人員,企業有權收回,對收不回來的職工屬工作原因,企業應幫助辦好流動手續。屬于職工自己不愿歸隊的,要解除勞動合同。企業借用外單位職工,有條件的應主動替職工辦理轉移手續,不能轉移的要及時退回原單位。
其九絕不允許企業給職工"放長假"。停產半停產企業對勞動合同期滿的職工不得放長假,應向職工說明情況,終止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期限未滿職工應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對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經本人申請,企業同意,可按規定辦理。
其十各級政府還應制定用工制約措施。對不按上述情況用工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要制訂處罰條件,對執行好的要實行獎勵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