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N+1不超過12個月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經濟補償金N+1中的N是指勞動者工資的年限,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而N是不能超過12個月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解除勞務合同需要注意問題
1、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法律雖然沒有明確勞動者在此情況下要書面通知用人單位,但為了避免勞動爭議,最好采用書面通知的形式;二是試用期內解除合同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因沒有交接造成損失,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2、另外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3、并且《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4、勞動法沒有提到不可抗力解除權,但我國《合同法》對不可抗力解除勞動合同卻有明確規定。所謂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是指因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災害或客觀事件,例如水災、火災、地震、火山爆發、水災等自然事件,或戰爭、罷工等社會事件以及法律、政令的變化等等,導致合同繼續履行已不可能而解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經濟補償金N+1中的N是指勞動者工資的年限,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而N是不能超過12個月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