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讀
法院認為:科技公司稱其在2010年3月15日口頭通知李某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根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因此即使科技公司所述屬實,其解除行為也因不符合法定程序而無效??萍脊镜膯T工手冊中規定:年度內累計曠工3日的,按自動離職或辭退處理??萍脊镜淖C人趙某陳述員工手冊每人一本而且有領取的簽字,但科技公司沒有舉證證明李某領取過員工手冊,故科技公司不能以員工手冊為依據單方面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關系。
本案應當視為是科技公司向李某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李某協商一致于2010年7月14日解除勞動合同,科技公司應當向李某支付相應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李某2010年3月之后未能正常上班的原因是科技公司違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而非李某自身原因所致,因此科技公司應當按照李某正常工作期間的每月4000元的工資標準為李某發放工資。
據此,法院判決:科技公司支付李某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7月14日的工資17806.45元,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8000元。
具體案例
職工李某長期曠工,單位以此為由口頭通知她解除勞動關系,4個月后,又向她發出了書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那么,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應從何時起算呢
2008年9月1日,李某到濟南某科技公司工作,雙方簽訂了期限為1年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李某的職位為營運經理,月工資為4000元。2010年1月,李某向科技公司提交了一份病假條,休病假理由為闌尾炎,假期為1周,但李某直到3月份仍未上班。科技公司為李某發放工資至2010年2月,繳納社會保險費至2010年4月。2010年7月13日,科技公司以李某長期曠工為由書面解除了與李某的勞動合同關系,李某于次日收到該通知。2010年7月20日,李某向濟南市市中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支付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7月14日的工資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仲裁委裁決后,雙方均不服,訴至市中區法院。
科技公司辯稱,公司已在2010年3月15日口頭通知李某解除勞動合同,2010年7月又向李某發出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因此,雙方的勞動關系已于2010年3月15日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進行公證的婚前房產離婚后歸誰
2021-02-13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