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92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的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具體說來:
(1)返還原物;
(2)受領標的物為金錢的,應同時返還自受領之日起的利息;
(3)受領標的物有孳息的,也應一并返還;
(4)應返還的原物因毀損丟失或其它事由而不能返還的,應按物的價值予以返還。例外的,連續(xù)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常見的連續(xù)性合同主要有:、借用合同、、雇用合同以及其它以使用或提供勞務為內容的合同,由于這些合同在內容上的特殊而無法恢復原狀,故這些合同的解除,就無溯及既往的效力。即合同的解除只向將來發(fā)生效力,解除并發(fā)生的給付行為有法律依據而有保持力,但尚未履行的義務被免除。
2、關于損害賠償
合同解除時能否請求損害賠償,請求何種損害賠償,各國立法有所不同,大體說來有以下幾種立法例:
(1)合同解除排斥損害賠償,即規(guī)定當事人在解除合同時不能請求損害賠償,若請求損害賠償,則不能解除合同,其立法理由為:解除是以使合同恢復到與訂立以前同樣狀態(tài)為目的,解除使合同關系溯及到成立時消滅,因不履行而產生的損害賠償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因而也不得不消滅。德國法是采取此立法的代表;
(2)合同解除與不履行的損害賠償并存,其立法理由為:因債務不履行而發(fā)生損害賠償,在合同解除前即已存在,不能以合同解除而變成不存在,法、日等國采取此種法例。
(3)合同解除與合同消滅的損害賠償并存,其立法理由為:合同既然因解除而就放棄了,就不應該在承認以其與合同所產生的債務不履行為理由的損害賠償,但對于信賴利益的損害,應依法賠償。
瑞士債務法采取此種立法例。根據我國第115條與《合同法》第97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并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shù)臋嗬瑫r為了切實保護過錯方的合同權益,合同解除時,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者外,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shù)姆秶粌H包括債務人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而且包括因合同解除而產生的損害賠償,因合同解除而產生的所應賠償?shù)膿p害一般包括:
(1)債權人訂立合同所產生的必要費用;
(2)債權人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準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3)債權人因喪失同他人訂立合同的機會所造成的損失;
(4)債權人已經受領債務人的給付物時,因返還該物支出的必要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樂清市檢察院依法批捕“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犯罪嫌疑人鐘某
2021-01-01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網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建設施工與企業(yè)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企業(yè)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新《保險法》體現(xiàn)三大亮點
2020-12-16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