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現偷稅漏稅的企業怎么處罰?
目前有不少企業為了少繳稅,就試圖利用私人賬戶來“避稅”。在這里,稅來稅往可以告訴這些企業,2018年的稅務稽查,不僅要查公司的賬戶,更會重點稽查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的個人賬戶。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二、法律依據
《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
犯偷稅罪,偷稅數額占應繳稅額10%以上不滿30%且偷稅數額在10000元以上不滿10萬元,或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過兩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繳稅額30%以上且超過10萬元的,處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偷稅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偷稅罪處罰。
公司企業應當嚴格遵守我國的稅收管理規定,按照公司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在規定的時間內向稅務機關申報相關稅費,如果違法出現偷稅漏稅行為的,則肯定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