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實施條件都有什么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決定;
(2)已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3)申請執行的時間在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十日后且在自當事人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限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
二、行政強制執行中止的情形
以下幾種情況,法院應當自行或依當事人申請裁定中止執行:
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2、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2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我國行政強制執行實行由行政機關和法院共享強制執行權的模式,二者各自的權限涉及行政強制執行的運行。行政強制法對此前行政機關和法院各自的強制執行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規定“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