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我國《民法通則》第61條第1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上述規定,民事行為因欺詐被撤銷后,當事人應當返還財產,將其恢復到欺詐行為發生前的狀態。一般認為,返還財產為欺詐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之一。
在《民法通則》中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的行為。
2、欺詐行為常常因觸犯多個法律部門的規定,從而將使行為人承擔民事的、行政的乃至刑事的責任。
二、民事欺詐罪法律依據: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三、什么是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
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是指經營者要為欺詐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欺詐消費者行為是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事欺詐一般就是利用公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騙取他人的錢財,對于此行為所產生的后果一般就是會得到法律的處罰還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才能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怎么辦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如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人的人身權利種類
2021-03-24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