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山海關區律師 三水區律師 淶水縣律師 遷安市律師 深澤縣律師 南城區律師 北戴河區律師
股權轉讓會涉及到稅收的問題,在股權轉讓的過程中,當事人雙方應格外注意稅務問題,避免稅收風險。那么,股權轉讓稅收風險有哪些?針對這些風險我們又該如何處理?下面小編為您帶來了相關的介紹。
一、并購時稅務風險承擔條款(法人)
在收購企業股權,收購方最擔心的是企業之前的稅務風險(尤其在收購個體工商戶或民營企業時),如果收購以后被稅務機關稽查補稅,可能面臨巨額的補稅和罰款等。所以,收購方要求轉讓方承諾承擔之前的稅務風險,一些股權轉讓協議就寫上“標的企業股權轉讓日之前產生的任何補稅、滯納金、稅收違法的罰款由轉讓方承擔”。
但是,根據稅法的規定,如果標的企業產生補稅、滯納金、罰款,稅務機關處罰的對象是標的企業,這是一種行政責任,不會因雙方的民事合同約定而改變。
建議的表達方式:可以將表述轉化為“并購企業承擔的任何股權轉讓日之前的稅收補稅、滯納金、罰款,股權轉讓方保證向并購企業做出等額賠償”。通過合同條款,將補稅的行政責任轉化為雙方的民事關系。
二、轉讓方獲取的對賭補償的個人所得稅問題(自然人)
在投資或并購交易中,投資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防止投資時由于對被投資企業的估值過高而遭受損失,往往會通過“對賭條款”來對被投資企業的估值做出修正以保證自身的利益。如果被投資企業的業績達到預定或超過預定目標,投資者可能會以貨幣或股權等形式補償原股東。
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9條的規定,“納稅人按照合同約定,在滿足約定條件后取得的后續收入,應當作為股權轉讓收入”。按此邏輯,轉讓方在獲取對賭協獲得的補償應調整股權轉讓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并補繳個人所得稅。
三、股權交易中的稅務成本承擔責任主體
股權轉讓方如果是個人(包括境外個人)、境外企業(注:境內企業由于股權轉讓收益與公司的盈虧合并納稅,不涉及單獨計稅問題),由于股權轉讓需要單獨計算納稅,合同中通常需要明確涉及的稅務成本由誰承擔,也就是轉讓對價是稅后的還是含稅的問題。
在實務中,股權轉讓合同通常喜歡寫“一切稅費由**方承擔”。其實,股權轉讓只涉及所得稅(個人:個人所得稅,境外企業: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通常合同只需要明確所得稅由哪一方承擔即可,根據稅法的規定,印花稅通常是雙方都要承擔的,股權轉讓應該是轉讓方取得收益承擔納稅義務。納稅義務由稅法規定,不能由民事合同自行約定,交易雙方自行約定納稅義務屬于違法、無效。
建議的表達方式:在合約中的表述改為“股權轉讓價格為稅后價格”。
四、自然人股權轉讓時法律手續不符合稅收法律規定
在實際中,許多自然人在轉讓股權時通常私自簽訂平價或折價的股權轉讓協議,在當地的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后不去稅務局備案,這個是不符合稅法規定的,會受到稅務的稽核和處罰。
自然人在轉讓股權后,應該將變更后的營業執照,股權轉讓協議、銀行回單憑證等在稅務機關備案,如果不是平價轉讓的,還要申報個人所得稅。
五、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價格不公允
許多自然人為了少申報或不申報個人所得稅,通常會在合同中約定不符合獨立交易交易原則的條款,比如折價或平價轉讓,甚至有些新三板掛牌企業在轉股系統中以很低的價格轉讓,以規避所得稅。
67號文規定,被轉讓企業擁有土地、房屋等重大資產的,應以股權對應的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而非賬面價值)為標準來衡量股權的轉讓價格是否偏低。如果符合67號文12條規定的情形,稅務機構可以認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可以進行核定征收。
六、留存收益過高導致溢價過高多交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稅函(2010)79號文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建議:在發生股權轉讓時,可以先將留存收益進行分配(居民企業股東分配的股息、紅利等投資收益免稅),降低凈資產,再轉讓股權,從而降低股權轉讓的價格和轉讓所得,介紹企業的所得稅。
股權轉讓的風險涉及到稅務方面的風險和合同方面的風險,法律雖然對股權轉讓中的各個事項都作了詳細的規定,但風險難以避免地會存在。通過以上對股權轉讓稅收風險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回答,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股權轉讓中的稅務問題了,只有對各項風險都作出提前的預見與防范,才能更好的避免風險的發生。
股份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有哪些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公司股權轉讓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表是怎樣的
2020-12-04監察委員會是行政監督體系嗎
2021-02-14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