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傷的定義。工傷指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
2、工傷認定的申請。
員工在工作受傷后,單位應在一個月內向統籌地區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單位未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家屬、工會可在事故發生一年內向統籌地區勞動局申請。
3、應認定為工傷的情況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9)、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10)、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4、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救濟途徑。
用人的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在接到工傷認定之日起,兩個月內向做出工傷認定的上級勞動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5、勞動能力等級障礙鑒定。
工傷認定結論作出后,可以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等級障礙鑒定,勞動能力等級障礙鑒定分為十級,其中最嚴重的為一級。
6、對勞動能力等級障礙不服的救濟途徑。
用人單位或者職工個人,對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等級障礙鑒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鑒定書的十五日內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7、勞動能力鑒定作出后,根據各個級別相對應的賠償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賠償。若是用人單位,不予賠償或者用人單位和受傷職工在賠償方面,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受傷職工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對于生效的判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上述是工傷的處理的基本情況,小編只是簡單的陳述。發生工傷的,是需要及時申請工傷認定,特別是受傷職工;同時也要積極與工人單位協商賠償,之所以要兩部同時進行,是因為若是與用人單位協商不成,再去走法律程序,會耽誤比較多的時間。還要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哺乳期被勸退如何走勞動仲裁
2020-12-26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