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增加了處理這類糾紛的難度,有些情況下甚至合法與不合法的界線都難以分清。以前缺乏處理此類問題的經驗,國外的經驗不能直接照搬,需要針對實際進行探索和創新。北-仲是一個不斷開拓創新的學習型組織,盡管我們有一批來自金融證券領域和教學科學研究機構有經驗的資深專家、學者,盡管我們已經受理了一定數量的證券糾紛積累了不少經驗,盡管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一領域,持續不斷地學習研究其中的新知識、新情況、新問題,但我們還是愿意與社會各界精英聯手,共同應對這些困難和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是我國法學研究的最高學府、研究機構,有一批精通證券法律實務的專家、學者,是證券研究領域中的精銳力量,與該所合作召開研討會我們感到很高興,更何況其中一些專家、學者也是我們的仲裁員,我們歷來聯系緊密,合作愉快。這次研討會,證監會法律部門領導給予了支持、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與會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對我們今后公正及時地處理此類糾紛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路和啟發,同時,我們也愿意在此介紹通過仲裁處理證券糾紛的優勢和特點,與在座各位專家、學者、實踐部門的同志共享仲裁的經驗,發揮仲裁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仲裁處理證券糾紛的幾點優勢:
1、保密性。仲裁實行不公開審理的原則,仲裁立案、審理、結案都是保密的,沒有當事人的同意其他人不能參與,仲裁裁決不能報道。而且,經過雙方同意仲裁裁決可以只寫結果不寫理由,有效保護當事人信息。訴訟審理公開媒體可以報道,法院判決放在網上,其他人可以查詢。這對私募基金糾紛當事人來說,一些敏感信息透露,可能使爭議各方當事人利益受損,導致共輸的效果。
2、當事人可選擇證券業的專家解決證券糾紛。這些專家精通證券的法律、法規、慣例,熟悉這個領域的問題和最新動向,在對案件事實的判斷上更為專業,一般不會偏離這個行業的通常標準,不會出現因外行人斷案而產生令雙方當事人匪夷所思的結果。這就使當事人對案件結果有明確的預期,有利于糾紛順利解決。北-仲的仲裁員中有一大批這樣的金融證券方面的專家,與其他行業專家相比證券金融領域里仲裁員學歷更高。北-仲成立以來案件穩步發展,近些年證券糾紛案件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大部分是股權轉讓引起的糾紛,有少部分是投資理財引起的爭議,積累了寶貴經驗。
3、證券市場是個新興領域,發展變化快,客觀上要求對其糾紛的處理保持更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而仲裁中當事人有更多選擇權,可以控制仲裁的進程;證券糾紛涉及許多新問題、新型法律關系,在訴訟中可能因為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而無法受理。仲裁是“根據事實,符合法律規定,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仲裁庭在沒有法律或法律過于原則、寬泛情況下,可以適用行業規則、慣例、法理進行創新,作出自己的專業判斷,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
仲裁機構制度靈活,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爭議解決機制創新。如北-仲制定新的獨立的調解規則,并于2008年4月1日開始施行。獨立調解制度特點:范圍不受協議限制、調解員推薦,列入名單要經過專門培訓;費用低、通過簡易仲裁程序將調解協議轉換為裁決書、調解書。實踐中,一個大的項目的股權轉讓,可能簽訂四五個轉讓合同,涉及十多個當事人,采用調解方式就一攬子解決了多個股權轉讓的關聯案件。省事、省錢、省時間。
4、資金的效益在于流動,投資強調效率。證券糾紛出現后當事人希望尋找更有效手段迅速解決糾紛。而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上節省了程序上的時間。仲裁機構由當事人選擇,沒有壟斷,這種競爭機制使仲裁機構有改進服務,追求公正,提高辦案效率的內在動力。如北-仲審結的1萬多案件,平均每個案件從組庭到結案67天。仲裁收費對大標的案件來說,具有比較優勢。如果考慮機會成本則其比較優勢更為明顯。
另外,對于債權債務明確,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通過簡易仲裁程序可以在2至3個工作日作出裁決。這是幾種盡快取得債權法律文書方式的比較。在這里時間不僅是金錢,而且是機會,是裁決得以執行的機會。另外,由于為了鼓勵當事人盡快和解解決爭議,北-仲在退費上采取優惠措施,當事人和解撤案越早退費越多。在此鼓勵下,北-仲案件當事人自動和解的案件有3081件,占案件總數23.64%,平均每個案件從立案到和解平均為48天。90%以上當事人自動履行,其所花費爭議成本平均不到正常收費的20%。為了簡便、快捷解決爭議,北-仲的仲裁庭配有遠程視頻裝置,利用這些準則可以實現異地開庭、評議,提高辦案效率。
5、證券糾紛具有跨地域特點。以北-仲為例,北-仲受理的國際商事案件逐年增長,2004年前總共101件,從2004年至今則達到了221件,占整個案件比例的2.3%,而證券類案件涉外案件占的比例則為6.7%。證券糾紛中,國際案件及國內不同地區當事人之間案件的比例要大于一般案件。北-仲仲裁員中有相當比例的外籍仲裁員,為當事人提供了選擇的便利。另外,北-仲的規則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名冊外選擇仲裁員,以滿足國際商事仲裁案件當事人選擇外籍仲裁員的需要。
另外,仲裁裁決國際承認執行力度大。根據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即1958年紐約公約,公約的所有締約國都有義務執行其他締約國的仲裁裁決。我國也是締約國之一,我國的仲裁裁決可以在142個成員國國家(包括了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使得仲裁的裁決執行具有國際性,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如何填寫勞動爭議申訴書
2020-11-20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