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不得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
根據原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的規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二、《勞動合同法》規定發包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也明確規定,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發包方應對受傷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這是毫無疑問的有充分法律依據。
是工傷保險待遇賠償責任還是人身損失賠償責任?有關規定似乎沒有明確,這實際上影響著爭議解決的程序和標準。如果是工傷保險待遇賠償責任,那么勞動者應當先申請認定工傷、進行傷殘等級鑒定、仲裁和訴訟索賠工傷保險待遇,賠償標準為《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如果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則勞動者進行法醫鑒定,然后直接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賠償標準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三、連帶賠償的“法律責任”是哪種性質的法律責任
發包方將工程(業務)發包給自然人的行為違法,不符合國家關于發包的規定,自然人不具有承包工程(業務)的主體資質,也就是說,法律上并不認可這樣的承包關系。對于個人承包經營者招用勞動者進行勞動的,可以理解為他作為發包方的一個管理人員,對勞動者行駛著從招用到具體用工以及發放勞動報酬方面的管理權,僅代表發包方行使而已,類似于一個單位的主管或部門經理的角色,這樣就能理順發包方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
理順了上述的基礎法律關系,那么在經營過程中發生事故傷害后,產生的賠償責任及標準也就確定了,即《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賠償責任及工傷待遇標準。
妥善處理個人承包引起的工傷保險賠償糾紛。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予以賠償,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綜合上面的介紹,單位把工程承包給個人,發生工傷事故后要承擔連帶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個人承包發生人身傷害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